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2017-12-07 刘德华、谭祥花 中国德育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不仅让包括教师在内的社会大众眼花缭乱,也让中小学生感到迷惑不解。拐卖妇女儿童、校园欺凌、三聚氰胺毒奶粉、城管暴力、官员腐败、国际冲突……这些持续报道引发大众关注的社会事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有的教育者想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有的教育者只让所谓的正能量事件进入学生的视野,而拒绝、排斥所谓的负能量事件,力图给学生创设一个纯洁、纯朴、纯真的优化环境;有的教育者想把所谓的负能量事件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尝试……

忽视社会事件的教育思路及其引导下的教育实践往往会产生“掩耳盗铃”的教育效果。叶澜教授曾把学生生活分为学校内生活与学校外生活,“两类生活有诸多区别,对青少年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其教育影响可能互补,可能协调,也可能冲突。但最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是:孩子因角色开始多元而出现人格之分裂,或自我之丢失、淹没,最终导致不知道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我怎样成为谁,从而可能茫茫然、昏昏然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自古至今,这样的人大有。”教育在社会中进行,通过影响人进而影响社会。教育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并与大的社会环境互动,要让中小学生对社会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几乎不可能。一些负能量的社会事件可能比正能量的社会事件更具有穿透力,它们会进入校园、进入学生的视野和心灵。因此,教育者有必要重新审视社会事件与教育活动的关系,思考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探寻解决社会事件内在冲突的智慧之举。 

社会事件是重要的社会生活“文本”,是鲜活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如何让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学变革之中,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笔者在此提出三个具有基本意义且相互关联的路径。



一、社会事件主题选择的学科立场与系列设计


主题选择的学科立场,指中小学需要结合学科特点、结合课程标准来选择社会事件,需要结合学科教学来选择不同主题。主题选择的系列化设计,指在学科立场的基础上,各学科设计系列主题,并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社会事件,从而比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让社会世界与教学世界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根据学生生存与生活的维度,可以选择三个主题:学生自我保护的主题,人际交往领域的主题,科学与技术的主题。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系列主题表(见表1)可供参考。

▲表1  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系列主题表

这一主题系列表旨在强调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需要有整体设计。每一主题和每一社会事件不仅涉及知识、思维层面,也涉及价值层面。主题的系列设计需要从事件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联性、儿童的理解程度、事件潜隐的内在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一主题之下可以选择不同的社会事件。



二、社会事件内容改造的教育学与心理学考量


社会事件选定之后,其丰富的内容尚不能直接进入教育活动之中,还需要教师的艺术“剪裁”,以充分发掘社会事件的内在教育价值,并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相关联。社会事件融入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做教育学、心理学上的加工和改造,把它们潜在的教育价值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力量。

社会事件包含的信息量大,有的社会事件的呈现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此外,围绕社会事件的种种传言也是真真假假,需要加以识别。就社会事件的性质而言,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事件,更有负面的、消极的事件。两者都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这些事件融入教育就意味着通过教学活动把不同性质的事件都转化为教学资源。换言之,正、负性质的社会事件都应转化为学生的成长资源,或者说都要变成学生成长的正能量。事实上,不仅正面的社会事件具有教育价值,而且负面的社会事件也具有教育价值,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负面的社会事件甚至更有价值。

社会事件的加工、改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的教育学化问题,即如何发挥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让它们变成学生成长的资源。这就是教育学的立场,即在求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逐步认识社会的真实和真相,包括认识人的多面性、复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然后确立人际关系好坏的标准,学会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事件内容的改造表现在选定主题内容之后,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和比较,依据育人的标准加以评价、选择和重构,并与已有的教材内容相融合。

社会事件内容教育学化的思路是,依据事件内容的正负性质与教育力方向的多重关系,找出社会事件转化为教育力的节点。正面的教育事件可能有正向教育力,也可能有负向教育力,负面的社会事件可能有负向教育力,也可能有正向教育力。教育学化的努力在于克服原有简单化的线性思维,那种认为正面社会事件具有正教育能量、负面教育事件具有负教育能量的观点其实是在培养单向度的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片面重视所谓正面的教育事件,把所谓负面的社会事件阻挡在课堂之外或校园之外,很容易使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出现盲区,他们一旦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就会感到迷惑。正如杜威所言:“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限于迷乱。”社会事件的教育学改造就是力图把真实复杂的社会生活都让学生接触和了解,通过学习和讨论,发挥不同性质的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

社会事件的加工、改造涉及的另一个方面是内容的心理学化问题。此处的心理学化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对社会事件内容加以取舍,让学生从心理上不排斥所学习的社会事件,而是乐意了解事件的真相,愿意思考和讨论。社会事件内容的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者需要尽力做好系列的相关工作。

第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要,从最低要求看,就是要确保他们的安全,避免被拐卖和性侵,避免车祸和溺水等事故。但是,也不能把校园内外的危险夸大,这会使学生产生惶恐心理。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叛逆期”,这个年龄的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反映代际关系冲突的社会事件适合在这个阶段作为重点融入教材。高中阶段的学生青春飞扬,有了恋爱的冲动,学习重压之下,谈情说爱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泄洪口。同时,高中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高的兴趣,社会责任感也有所提升,因此,内含社会阶层矛盾冲突的事件对其更有吸引力。

第二,要注意删除一些细节。原则上讲,年级越低,年龄越小,反映色情与暴力的事件越应该避免细节描写。就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育者不宜选择色情与暴力浓厚的社会事件;初中学生需要养成处理代际关系和同辈关系的人际交往智慧,一些反映暴力与欺凌的社会事件,有的充满戾气,有的非常残忍,这些极端行为的血腥与残暴不必一一展现给学生;高中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腐败现象,但是不宜让他们了解过多错综复杂的腐败细节,贪官与情妇的关系也不必有过多的细节介绍。



三、社会事件学习的角色扮演与批判性思考


所谓学习的角色化就是让学习者扮演社会事件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收集角色的真实信息、模仿角色的言行来表达事件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和内在心理活动。所谓学习的批判化是指在角色化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件中的成员及相关言行进行批判性思考。换言之,就是依据理性思维和社会价值标准评析社会事件中各成员的言行得失,追问社会事件发生的深刻缘由,并努力习得解决社会事件矛盾冲突的智慧。

社会事件内容关涉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既有成员之间的文化认知冲突,更有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并不能完全依靠反复记忆政治理论与道德规范来完成。换言之,个体的政治觉悟与道德修养虽然有助于解决社会事件中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机械地记忆政治条规或道德规则,并不能从根本上深化他们对社会事件的认识,也不能提升他们解决社会难题的能力。但是,如果让学生扮演社会事件中的多种角色,体验各成员之间的心理情绪,从各成员之间的立场来审视彼此之间的矛盾,学习者往往会产生情感共鸣。“这里,重要的不是经验的多寡,而是学生直面信息与现实以及人际互动之中直接作用于对象的行为和由此接纳的行为。”面对典型性的社会事件,如拐卖妇女儿童问题、城管人员与摊贩之间的冲突问题、社会腐败问题等,可以让学生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剧本,鼓励他们扮演事件中的不同角色,演绎事件发展的过程。从事件的背景、开始、冲突、高潮到最后的解决,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能够理解事件中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发现社会事件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过程,思考解决社会事件的基本思路。

以拐卖儿童的社会事件为例,它涉及的角色就有被拐卖儿童和他/她的同伴、被拐卖儿童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邻居、教师、人贩子、买入儿童的家庭成员和他们社区的成员、警察、法官、政府工作人员、媒体记者,还有关注拐卖事件的其他社会人士等。这类事件的角色众多,足以让一个班所有学生都有扮演的机会。

社会事件的角色化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收集社会相关信息的强烈动机,还能让他们对整个事件形成较为系统的感性认知,为解决事件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

社会事件的发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有复杂多变的过程,有纵横交错的原因,有内在的必然结局。社会事件的学习如果只满足于学生接受已经固化的结论,那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就会刻板化。“培养一个儿童如何思维,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我(怀特海)所说的那种‘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要发掘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需要摆脱社会形成的固化观念。以官员腐败为例,既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各种贪污腐败的严重性,更要认识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复杂性。思考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帮助学生改变过去那种非善即恶、非好即坏的线性是非观,切实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情与法交织、情与理混杂的复杂局面。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可以成为中学生讨论贪官腐败的参考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对贪腐社会事件思考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官员的贪腐有哪些表现?贪腐到了何种程度?官员为什么贪腐?其主要动机是人性的贪欲,还是社会的影响?官员为什么有胆量贪腐?在贪腐犯被判刑甚至被判死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贪腐?强大的舆论宣传和反贪腐的专题教育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如果自己成为一名官员,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吗?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贪腐程度不一,有的相对廉洁,有的严重到无法想象?贪腐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走向廉洁的路径与策略有哪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发现这一社会事件中内隐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陈述出来,最终思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的方法。

应该说,在每一个问题上,无论是主流官方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民众观念,都有多样化的思考与回答。社会事件的批判性思考就是让学生对已有的观念与结论进行评析和质疑,分析已有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智慧。这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机械记忆社会知识到社会成员的角色体验,从全盘接受固化的社会观念到批判性思考社会事件的复杂性,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正如卢梭所言:“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谋求自己的幸福。最后,当这个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这个充满学问但缺乏理性、身心都脆弱的儿童投入社会,暴露其愚昧、骄傲和种种恶习的时候,大家就对人类的苦痛和邪恶感到悲哀。”让社会事件融入到学校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社会,进而创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作者:刘德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祥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敏】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15期,原标题《社会事件:学生发展与学校教育关联的新基点》】

【微信编辑:崔倩倩】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观点丨高德胜: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只要看看小朋友能否在这里不受压抑地大便就够了!

征集丨“最美校门”征集展示活动(持续进行中……)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关注 | 影响儿童教育百年的心理实验

课例 | “爱情是什么”教学实录

大家谈 | 檀传宝:做配享幸福的教育家——仁慈篇

征稿 | 2018年《中国德育》固定栏目征稿启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